污水處理調試和運營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總結不到位或數據相差較多的,希望指出和交流,多謝!今天筆者和大家交流一下污水處理調試及運營中污泥投加量問題及工藝參數調整問題。
一、污泥投加
污水處理設施在竣工后,需要進行調試,調試時要先接種污泥,那么污泥投加量是如何計算的呢?
1、采用干污泥(壓濾機壓出污泥)接種法
保證生化池中的污泥濃度在3000mg/L左右,即3kg/m*3,由于干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在75%~80%左右,也就是含泥量約為20%,因此至少應向曝氣池內投加干污泥的量為3/20%=15kg/m*3,即100m*3的池子中應投加干污泥為15kg/m*3*100m*3=1500kg左右。即1.5噸左右的干污泥(含水率在75%~80%),優選為沒有加絮凝劑的污泥。
主要優點:投加數量較少,運輸方便。缺點:一般加有絮凝劑,不利于培養。
2、采用現有活性污泥培養
采用吸污車,到現有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池去抽泥水混合物,一般抽吸的泥水混合物量為調試項目池子容積的60%左右,如池子容積為100m*3,則抽吸60m*3左右。當池子進水達到100%容積后,污泥濃度約為3000mg/L。
優點:無添加藥劑,馴化更為快速。
缺點:體積較大,來回運輸成本較大。
3、采用濃縮池污泥培養
按整個生化池總容積的5~10%,一般按5%投加(即投完污泥后,污泥靜止后占污水的5%,此為靠自然沉淀的濃縮污泥,含水量接近100%)。
例如:生化池容積為100m*3,濃縮污泥投加量為100*5%=5m*3。
二、調試方案的編制
關于污水處理調試,可根據當前實際情況制定前期調試化驗方案,即以化驗數據作為基礎,結合工藝調試。
以AAO工藝為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1、化驗室需每天檢測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的溶解氧數值,可暫定每天兩次檢測頻次,或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頻次,每兩到三個小時一次也可。
2、需每天檢測好氧池的污泥沉降比(SV30),PH,檢測頻次可先每天一次,或視實際情況而定可適當增加頻次。
3、對于缺氧池以及厭氧池可兩到三天檢測一次污泥沉降比(SV30)以及PH值,后期根據實際情況可適當增加頻次。
4、對于進水指標如條件允許,可每天檢測一次PH值、COD、氨氮、總氮、總磷數值,BOD5檢測頻次為每周兩到三次。
5、對于二沉池出水或明渠出水也可參照進水指標檢測頻次。
6、好氧池的氨氮可每天檢測1~2次,與二沉池出水或明渠出水可做對比。
這是前期初步方案措施,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變動,制定方案的目的是為前期調試工作做準備,觀察近期或投泥狀態下的數據變化。
三、調試工藝參數的控制
1、進水的CN比及CP比
以同時具備脫氮除磷的AAO為例,進水需要同時滿足CN比為4~6,與CP比為15的條件。
2、PH值
一個適宜的酸堿環境才能為硝化菌及反硝化菌以及其他各菌團各微生物提供生長和生存的條件,一般生化池內PH控制在6~9之間,但這個范圍較大,在實際運營過程中,PH盡量控制在7.0~8.0之間,根據筆者自身的工作經驗,當好氧池內PH值低于6.80時,硝化反應便會出現抑制,只不過不明顯而已,當PH值低于6.50時,抑制硝化反應的速率會明顯增強,PH值越低,抑制硝化反應的速率越強,也可說是酸中毒。筆者在前幾年運營某個城鎮污水廠時,就遇見過進水PH值過低,導致好氧池PH也過低,當時好氧池PH已經低于5.0了,硝化反應幾乎停止,采取措施一般是先把外界進水PH值控制在7.0以上,往生化池內投加強堿或小蘇打來恢復PH值。
3、DO數值
污水調試運營中曝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需把生化池各個處理單元的溶解氧數值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以脫氮除磷AAO工藝為例,厭氧池溶解氧應在0.2mg/L以下,缺氧池DO應控制在0.5mg/L以下,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控制在0.2~0.5mg/L之間為最佳,好氧池DO應控制在2~4mg/L之間,根據實際情況,好氧池DO在1.0~2.0mg/L之間也能正常進行硝化反應,都需要根據現場實際運行情況來調整。
4、溫度
應把生化池的溫度控制在15~25℃之間,這個溫度區間是較為適宜各菌團及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低于15℃或高于25℃,都會影響其生長繁衍,也會影響硝化菌及反硝化菌的反應速率,對脫氮除磷的降解率也會降低。
5、活性污泥的內外回流比(R)
外回流也叫污泥回流,一般是指剩余污泥合理排放后二沉池污泥全部回流到曝氣池中,才能保證曝氣池的污泥濃度,從而保證其處理能力。一般外回流比(R)控制在50%~75%之間,也可根據實際運營情況進行調整,回流比(R)即回流污泥量與進水量之比。內回流比(R)一般在200%~400%之間,主要是把好氧池的硝化液通過泵回流到缺氧池中,以有機物碳源作為基體,進行反硝化反應,將硝態氮、亞硝態氮轉化為氮氣,以達到脫氮目的。
6、污泥沉降比(SV30)
活性污泥正常運行時,污泥30分鐘沉降比應控制在15%~40%之間,實際運行中,以20%~30%為最佳。
7、污泥指數(SVI)
污泥指數(SVI)與微生物鏡檢結合,SVI一般控制在70~150ml/g,SVI太高,可能發生污泥膨脹,SVI太低,污泥活性又可能降低。
8、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即污泥濃度(MLSS)
在曝氣池中活性污泥的生物較為重要,也是有機物代謝的主體,在生物處理工藝中起主要作用,而混合液污泥濃度MLSS的數值可以相對的表示生物部分的多少。活性污泥的濃度應控制3~8g/L,一般有工業廢水的城鎮污水廠控制稍高些,來應對高濃度工業廢水沖擊,一般控制在5~6g/L之間,來確保出水穩定達標排放。
9、污泥齡
一般活性污泥的污泥齡(QS)在15天左右,其主要依據好氧池內的污泥濃度、進水懸浮固體濃度(SS)與污泥沉降性指數(SVI),主要調控手段為調節剩余污泥的排放量。
10、剩余污泥排放量
剩余污泥排放是活性污泥工藝控制中最重要的一項操作,它控制混合液濃度(MLSS),控制污泥泥齡,改變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種類和增長速率,改變曝氣池需氧量以及污泥的沉降性能。
文章轉載自:北極星水處理網
蘇州湛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熱線:400-110-8500
傳真:0512-50310052
郵箱:sales@drtsing.com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昆山玉帶西路樂邦產業園